书法用笔的诀窍11句背下来有用
0 2024-10-10
当下学书法的朋友,有不少人选择“欧楷”作为入门,这是因其笔法严谨,笔画、结字工丽秀致,但“欧体”入门易而能有所成就就很难了。“欧体”在古代科举文人中颇受欢迎,馆阁体便吸收了不少欧楷的笔意,清代甚至还有“无欧不点元”的说法,可见其普及度之高。
祝枝山《颜楷千字文》
但是,自古以来靠学欧阳询而能成为一代大家者少之又少,黄自元、姚孟起虽然学得成功,但影响力和名气却不是特别大;当今书法展或奖项,纯以欧楷获奖者寥寥无几。而能与“欧楷”分庭抗礼者,当属“颜体”了。
钱沣《冒雨寻菊序》
后世学颜真卿楷书并极富名气者,明显多于学欧之人。柳公权学颜而创“柳体”,从祝枝山、梁国治、钱沣,再到华世奎、何绍基、翁同龢、谭延闿兄弟,都名重一时,民间甚至称“颜体”为“楷书第一家”。
华世奎
学颜楷者虽多,但要说哪一位学得最好,一般会在钱沣、华世奎二人之间做选择。钱沣,字东注、约甫,号南园,清乾隆五年(1740年)生于云南昆明,他不论为人还是书艺,都与颜鲁公颇为相似,清末书法家李瑞清称赞他:“能以阳刚学颜公,千古一人而已。岂以其气同耶。”而那句“学书必学颜,学颜当学钱”,更是巩固了钱沣当时“颜楷第一人”的地位。
华世奎书法
钱沣的字,多从颜真卿晚年作品中习得,如《自书告身帖》等。他极重笔画自然浑厚与结字宽博大气之体势,又避免了过于宽绰而导致的松散,如谭延闿评价:“自来学颜书者,臃肿钝拙,毫不得其使转之法……而南园乃能独标心印”
华世奎书法
其实在钱沣之前,乾隆朝状元梁国治也以“学颜”著称,但他的字始终属于馆阁与颜楷的“杂交”,形备而神韵不足。而在钱沣以后,凡学颜者都脱不了钱沣的影响了。何绍基、翁同龢、华世奎皆如此。翁同龢“中年由南园以窥鲁公”,他将钱沣、颜真卿笔法与北碑的体势结合,把颜字和北碑打通。可以说是在颜真卿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代表。
梁国治《颜楷千字文》
华世奎,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,也被誉为“近代学颜第一人”,如果说钱沣在结字上得颜真卿精髓,那么华世奎在笔画上得其三昧。他笔下的字大巧似拙,并加入篆隶笔意,更重视笔画的提按顿挫与破锋收笔,不论大字、小字,保留颜体风范又有个人风格。
何绍基书法
谭延闿是学颜较为成功者,南京中山陵、黄埔军校校名都是由他题写的。他刻苦临习《麻姑山仙坛记》《颜勤礼碑》等颜氏佳品,将颜楷“细腻精巧之处减省,厚重雄强之味增多”,他的作品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。
谭延闿《临麻姑山仙坛记》
钱、华二人究竟谁才是“学颜第一人”一直颇有争议,但要承认华世奎的成就离不开钱沣的影响,钱沣的影响力也要大于他。至于颜楷一流水准者,肯定不只文中这几位,您还知道哪些颜楷大家,欢迎评论区讨论。
翁同龢书法